工程測量資質要求

工程測量測繪資質有兩種類別: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工程測量資質有兩種,一種是工程勘察的測量專業,一種測繪資質的工程測量資質。

兩者的區別:

勘測的工程測量

工程測量按其工作順序和性質分為:勘測設計階段的工程控制測量和地形測量;施工階段的施工測量和設備安裝測量;竣工和管理階段的竣工測量、變形觀測及維修養護測量等。按工程建設的對象分為:建筑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鐵路測量、公路測量、橋梁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城市市政工程測量、工廠建設測量以及軍事工程測量、海洋工程測量等等。因此,工程測量工作遍布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各部門和各個方面。

測繪的工程測量

測繪工程是地質工程高校的一個:培養具備空間測量定位、地圖學、計算機與地理信息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掌握地面測量、海洋測量、衛星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技術,能夠從事基礎測繪、土地測量、海洋測量、工程與工業測量、災害與變形監測、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注冊測繪師報名單位一定要有測繪資質嗎?

要的。

具體詳細要求可以參見:

可參見第4條,送交材料包括有效的業務工作證明原件,這個是需要單位蓋章的,而這個單位必須是要從事測繪業務活動的。一個單位只要從事測繪業務活動,肯定是需要資質的,沒有測繪資質就是違法,所以單位肯定要求有測繪資質。不過具體什么資質沒有要求,丁級也行。

辦理測繪資質需要什么人員?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申請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60%;

申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80%;申請互聯網地圖服務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作要求。

PS:專業技術人員,是指測繪工程、地理信息、地圖制圖、攝影測量、遙感、大地測量、工程測量、地籍測繪、土地管理、礦山測量、導航工程、地理國情監測等專業的技術人員。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地理、地質、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土木、建筑、規劃、市政、水利、電力、道橋、工民建、海洋、計算機、軟件、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統計、生態、印刷等專業的技術人員。

有建設工程勘察資質還需要辦理測繪資格證嗎?

工程勘察和測繪的資質是不一樣的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需要重新辦理測繪資質。樓主說的施工隊放線一般只進行放線測量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在目前國內還不強行要求資質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但是你勘察一般要進行地形圖測繪,是國家強制要求需要資質才能進行測繪的項目。測繪資質要去當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一般是測繪局)登記辦理。

本人測繪工專業,請問如果我所在的單位沒有測繪資質,能不能評定測繪工程師?如何評定?(

測繪工程師在一般單位本科實習一年會自動轉為助理測繪工程師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在工作三年可以申請考取測繪工程師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不要求所在單位有測繪資質施工單位必須有測繪資質師,只對個人學歷和工作經驗有限制。以下是百科上對測繪職業資格的詳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測繪工程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測繪工程師、測繪工程師、高級測繪工程師。

申報條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助理測繪工程師: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學生; 2、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并有相關實踐經驗者;

二、測繪工程師:

1、已通過助理測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三、高級測繪工程師:

1、已通過測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發證機構:

經職業技能鑒定、認證考試合格者,頒發加蓋全國職業資格認證中心(JYPC)職業技能鑒定專用章鋼印的《測繪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權威證書, *** 認可,電子注冊,網上查詢,全國通用,就業有效。

考試時間:

每年統考四次,時間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體考試日期、地點、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試機構或培訓機構另行通知。

收費標準:

助理測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130元、考試費200元,培訓費1280元。合計1620元。 測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160元、考試費240元、論文評審費200元,培訓費1580元。合計2190元。 高級測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260元、考試費400元、論文指導與答辯費700元,培訓費1980元。合計3350元。 前幾項費用,各地不得擅自變更。培訓費用,各地可做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