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實施辦法

之一條 根據國務院《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林業病蟲害檢測資質,結合本省實際情況林業病蟲害檢測資質,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轄區內一切從事森林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指對森林、林木、種子、苗木及木材的病害、蟲害及鼠害的預防和除治。第三條 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市(行署)、縣(含縣級市、區,下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內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由其所屬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負責執行。鄉(含鎮,下同)林業工作站負責組織本鄉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省森林工業主管部門主管本系統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省農墾總局及其他有關部門可按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委托,管理本系統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第四條 各級人民 *** 應當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減災計劃和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第五條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標準化建設。縣以上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應當按編制配備專職防治檢疫人員;林場或鄉林業工作站應當設一名專職或 *** 防治檢疫人員(工資由所在單位負責)。第六條 專職防治檢疫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森林保護、林業助理工程師以上職稱;

(二)具有林業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森林保護、林業專業以上學歷;

(三)身體健康。

配備專職防治檢疫人員應當經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七條 各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林業院校及科研單位應當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科學研究,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科學防治水平。第八條 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從事選種、引種、育苗(種)、造林綠化、撫育管護、采伐運輸等生產活動,必須有預防森林病蟲害滋生和蔓延的配套措施。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建設項目,必須把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納入造林規劃設計,實行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檢查驗收。第九條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建立無檢疫對象以及無其他危險性病蟲的林木種苗基地及抗病蟲品種繁育基地。各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應當依法進行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必要時可派檢疫人員依法定程序進入當地車站、機場、港口、郵局及倉庫執行檢疫任務。發現新傳入的危險性病蟲害,應當嚴密封鎖,迅速撲滅。

各林政檢查站在查驗木材運輸證明的同時,應當查驗植物檢疫證書。第十條 鐵路、交通、航運、民航、郵電、公安等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配合森林植物檢疫機構開展檢疫工作,防止危險性森林病蟲害的傳出和傳入。第十一條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和監督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有計劃地繁殖利用林內益鳥、益蟲及其他有益生物。第十二條 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主要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辦法,每年綜合分析各地的調查數據發布預報,制定防治方案,并定期向林業部和省人民 *** 報告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

各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氣象哨、選設固定標準地,對主要森林病蟲害進行系統監測,綜合分析基層單位的調查數據后發布當地預報,制定防治方案,并定期向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 *** 報告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中情況。

鄉林業工作站和林場應當定期組織森林病蟲害調查,提出防治方案,并及時向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對突發性森林病蟲害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 *** 和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當地人民 *** 或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是組織除治,同時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三條 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省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對危害嚴重的主要森林病蟲害實行綜合治理。第十四條 發生大面積嚴重森林病蟲害時,鐵路、民航、交通、海關、氣象、物資供應、計劃、財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在物資供應、交通運輸、航空作業計劃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縣以上地方人民 *** 或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及時組織除治工作。交界地區的聯防聯治工作由上一級地方人民 *** 或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并對除治工作定期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延誤或拒絕除治。

林業病蟲害 防治檢疫是做什么工作

是對山林樹木進行檢測防疫病蟲害的檢測工作主要是林業局、綠化、園林局、森林公安、海關等部門工作

如何監測防治林業病蟲害

1、建立完善林業病蟲害檢測資質的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

有關部門需要在林場中設計監測點林業病蟲害檢測資質,并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結合病蟲害檢測需求,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優化檢測制度,將每個監測點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要對林區內監測點的預警能力進行掌握,對林木病蟲害防控項目進行完善,優化檢測手段,將現代化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應用到林木病蟲害的檢測工作中,并將各個地區的監測點聯系起來,構建一個 *** 監測體系。還需要將病蟲害檢測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掌握檢測工作的開展情況,實現各項設備的充分使用。想要進一步提高病蟲害的檢測質量和效果,促進林木病蟲害檢測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制定相關制度,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到績效考核中,讓各部門可以積極的開展林木病蟲害檢測工作,保證任務的完成效果。

2、強化預報監測

堅持預防為主的林木病蟲害防控原則,轉變過去被動的防治理念,變被動防治向著主動防治轉變,促進地區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由過去重視防治向著重視預防轉變。要始終堅持監測全面、預警準確、預報及時的要求,以提高林木病蟲害監測預報準確率和覆蓋面為目標,對主要林木病蟲害發生進行動態化監測,并制定短、中、長期的監測預報計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和及時防控。要始終堅持專業監測預警和群眾監測預警相結合監測形式,充分發揮測報員的作用。林業技術人員、護林員對蟲害高發地段進行重點監測,并對發生的蟲害及時上報,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防治指導。同時還要做好林木病蟲害調查工作,準確掌握發生規律、生活習性、發育歷期等基本信息,并根據監測數據,發布至少 10 期監測預報信息,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做好其它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踏查工作,準確掌握種類的發生面積、發生程度等信息,保證報表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