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07修改)

之一條 為實施《北京市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森林、林木分為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生態公益林分為國家公益林和市級公益林。

國家公益林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的范圍按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市級公益林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的范圍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報市人民 *** 批準后公布。

商品林的范圍由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關于林種劃分的規定和本市林業發展總體規劃認定,報區、縣人民 *** 批準后公布。第三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條例》辦理林木、林地權屬登記的具體工作。第四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報同級人民 *** 批準后實施。第五條 因撲救森林火災、防洪搶險、防治檢疫性森林病蟲害等緊急情況需要采伐林木的,組織搶險的單位或者部門應當自緊急情況結束之日起30日內,將采伐林木的情況報告當地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第六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申請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應當符合《森林法》第三十四條之一款的規定,并提交工程建設批準文件、林地現狀圖、工程規劃設計方案、補償協議、綠化方案等資料。

因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請林木采伐許可證的,除提交前款規定的文件外,還需提交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本市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和規劃選址應當符合林業總體規劃。有關部門在辦理工程建設項目立項、規劃審批手續時應當征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在工程施工時,施工單位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保護林木。第七條 因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在非規劃林地新造的用材林,林木所有者申請采伐利用的,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辦理采伐手續。

因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在耕地上種植的經濟林,林木所有者可以自主采伐、移植。第八條 因工程建設或者其它原因需要移植林木的,移植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照有關技術規范編制移植方案,并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林木移植審批手續。第九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市木材經營加工的原料進行監督管理。

木材(含外省市在本市的落地材)運出本市的,應當辦理出省木材運輸證和植物檢疫證。

本條所稱木材包括原木、鋸材、竹材、木片和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半成品。第十條 森林防火期內,在一級、二級防火區組織一百人以上大型群眾活動的,主辦單位應當在活動舉辦日15日前將防火方案報舉辦地的區、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審批。森林防火指揮部應當在收到主辦單位防火方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第十一條 利用森林資源開發旅游項目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保護森林資源方案。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監督檢查,定期公布檢查結果。第十二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森林植被恢復費和育林費征收工作的管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和育林費應當專項用于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第十三條 工程建設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采伐林木的,按下列標準給予補償:

(一)特種用途林、防護林按木材價值3倍計算。

(二)用材林、薪炭林按木材價值2.5倍計算。

(三)經濟林以前3年平均產值為基數,鮮果按5至6倍計價,干果按7至8倍計價,有材值的另加材值計價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未形成產量的,按實際投入計算。

工程建設占用或者征用苗圃地的,苗木的補償標準按市場價格計算。第十四條 盜伐、毀壞林木,造成林木損失的,賠償金額依照前條規定的標準計算。第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組織大型群眾活動未采取防火措施或者未按批準的方案采取防火措施,尚未造成森林火災的,由舉辦地的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組織大型群眾活動造成森林火災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罰。第十六條 《條例》第四十七條所稱的“情節嚴重”是指未經批準移植100株以上的林木。第十七條 森林、林木、林地的損失鑒定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公布的具有林業調查設計資質的中介組織承擔。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公布的具有森林資源評估資質的組織承擔。第十八條 本市木材價值的計算 *** ,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木材材積,依照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標準計算。

新成立的公司要辦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需要哪些工程師怎么辦理?

初級工程師現在正在評審中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中級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每年基本同一時間開始,同時準備材料一般高級比中級先收幾天,中高級都是一年評審一次,每年6.7.8申報,但是由于需要業績,論文,高級需要專利都要提前開始準備,新開的公司一般先借一些證,然后慢慢培養自己單位的一些工程師,技工之類的,豐富專業,以后就不需要借證林業設計資質管理條例

上海市森林管理規定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目的和依據)

為加強對森林的管理,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設、保護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第三條?。ü芾聿块T)

上海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設、保護及監督管理工作。

區、縣人民 *** 管理林業的部門(以下稱區、縣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設、保護及監督管理工作,業務上受市林業主管部門的指導。

市、區縣、鄉鎮林業工作站(署)協助市和區、縣林業主管部門做好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設、保護及相關管理工作。

本市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規定。第四條?。ㄉ稚鷳B效益補償制度)

本市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市和區、縣財政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納入財政轉移支付的范圍。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辦法由市發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財政、林業、農業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方案,報市 *** 批準后執行。第五條?。ń涃M保障)

市和區、縣財政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公益林建設和養護、林業保險、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六條 (科學研究)

本市鼓勵林業科學研究,保護植物多樣性,選育和引進適應本市自然條件的林木,推廣林業先進技術。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七條?。ㄒ巹澓陀媱潱?/p>

市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發展改革、規劃國土資源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編制市林業發展規劃。市林業發展規劃應當明確本市林業發展方向、目標、規劃控制原則、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布局等內容。

區、縣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市林業發展規劃,結合本區、縣實際編制區、縣林業發展計劃,報區、縣人民 *** 批準后實施。區、縣林業發展計劃應當確定本轄區林業發展目標,明確功能分區以及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林業基礎設施的設置要求,確定分期建設計劃和分類管理措施等內容。第八條?。ü媪挚刂凭€)

市和區、縣規劃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市林業發展規劃,劃定公益林控制線。

公益林控制線不得任意調整。因規劃和建設確需調整的,應當征求市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調整公益林控制線不得減少公益林用地總量。因調整公益林控制線減少公益林用地的,應當落實新的公益林規劃用地。第九條?。ü媪忠巹澘刂疲?/p>

沿海防護林、水源涵養林、護路林、護岸林、污染隔離林等公益林的規劃控制范圍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在公益林規劃控制范圍內,禁止新建除林地管理和養護設施、救護站以及其他應急避難設施以外的永久性建筑物。第十條 (公益林建設)

鐵路、公路用地范圍內的防護林,由鐵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建設;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圍內的防護林,由水務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建設;其他公益林,由市或者區、縣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設。

公益林建設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公益林建設技術標準。

公益林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的技術標準,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第十一條?。ㄉ唐妨纸ㄔO)

商品林建設應當符合區域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國家和本市的有關技術標準。

市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發展改革、財政等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建立經濟林生產保險財政補貼制度,引導經濟林建設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市、區縣、鄉鎮林業工作站(署)應當加強經濟林新優品種篩選、推廣應用和栽培技術培訓等技術指導和服務。第三章保護管理第十二條 (公益林養護)

公益林養護責任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鐵路、公路用地范圍內的防護林,由鐵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養護;

(二)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圍內的防護林,由水務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養護;

(三)農村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由林木所有者負責養護;

(四)其他公益林,由區、縣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落實養護單位。

養護責任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公益林養護技術標準進行養護。

在不破壞生態功能的前提下,養護責任單位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資源,開發林下種養業,利用森林景觀發展森林旅游等。

與園林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共7章70條,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同時廢止。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

根據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 1979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第二號公布試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5、《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1985年6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共17條。

6、《城市園林綠化資質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綠化條例》

經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擴展資料:

園林古建筑行業作為受固定資產影響較大的行業,在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以大唐芙蓉園為代表的城市園林古建筑運營模式、以宋城文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園林古建筑運營模式紛紛取得超額收益,并得到業界認可。

與此同時,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全社會日益重視生態環境。2001-2010年,全國城市綠化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投資額從163.2億元增加至1235.9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2%左右,充分顯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到2010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49.45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0.66平方米。

園林古建筑不但能很好的繼承了傳統文化,也對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振興文化產業并更加強調環境保護的大趨勢下,園林古建筑也將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 新聞網——修訂《森林法》以促進林業發展

林業規劃調查設計資質范圍包括了哪些?

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一年一次的資質。范圍也包括了營造林設計